|
|
保护视力色: 【字号 大 小】 【收 藏】 【关 闭】 发布日期:2018/5/29 9:14:32 | |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政府和人民的支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这是安徽震兴集团董事长刘兆水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企业回报社会最好的方式就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刘兆水,这个从大洪山下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安徽震兴集团在其带领下,结合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立足蚌埠,面向全国,本着“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运营模式,遵循“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以信誉争业主”的经营宗旨,弘扬“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企业精神,如今已是硕果累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正阔步向前。 在成功之余,刘兆水并没有忘本。他时刻关心着那些贫苦百姓,要让他们脱贫致富。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就把扶贫攻坚当成自己的责任,用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迅速加入扶贫大潮中。在老百姓眼里,刘兆水是带领新城口村乡亲们发家致富的领头雁,是为家乡建设和家乡公益事业散尽千金的知名民营企业家。 要致富,先修路。当村里发展缺乏资金的时候,他慷慨解囊,先后出资、垫付,一次次把路修好,当起了贫困村的“当家人”。短短几年,新城口村在刘兆水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靠从事水路和公路运输走上了富裕路。 “一个企业家要有胸怀,企业强大了,腰包鼓了这不算什么,要回报社会,带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那才算真本事,才算是有担当。目前政府正在进行扶贫攻坚,企业扶贫可以成为政府扶贫的好帮手。”刘兆水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可以拿钱来接济乡亲,但救急救不了穷。只有大家有了致富真本领,才能摘掉穷帽子。 刘兆水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企业与精准扶贫,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共同富裕的范例。当今扶贫更需要的是如何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如何从扶贫济困式向开发式、产业式的扶贫转移、从一次性扶贫向可持续的扶贫转移。 据了解,震兴集团在安徽省霍邱县的相关项目总投资规模23亿元左右,计划于2019年成功上市。此次拟投资6亿元建设的年产13万吨高端玻璃器皿产业链项目,采用的技术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以出口为主,项目投产后可解决1000个贫困人口的工作问题,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年利税1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企业扶贫工作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一些企业进行帮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种不正常的攀比。扶贫对象会用企业分给自己钱的多少相互攀比,也倒逼参与扶贫的企业之间攀比。如此扶贫,不仅让扶贫变了味,而且治不了穷。 而且,在纯粹利润导向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很少愿意来贫困地区投资。一些企业为了彰显责任、体现有为、展示形象而刻意为之,钱财物并不吝啬,但效果很差。所以,单纯地“输血”能改变一地的一时面貌,却无法实现长远发展。要彻底摆脱贫困,“造血”更重要。因此,扶贫当中的政企合作和模式创新就十分必要。 鉴于目前企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刘兆水表示,企业扶贫依托的是产业,这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推动。就地脱贫没有产业无法脱贫,异地搬迁脱贫也同样需要产业。发展产业就是脱贫的发展,只有发展了才能脱贫。发展需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贫困群众参与、各方面支持。这一系列的支持需要企业有好的扶贫项目来实现,企业是带头人。 “当前产业扶贫重点是在地方,尤其是县、乡、村,扶贫办、促进会要一起多做一些对接协调性的工作。政府应当把企业和贫苦户衔接起来,让其联系更为紧密,这样扶贫工作才会有成效。”刘兆水指出,企业参与扶贫有着较强的市场敏锐性,可以按照市场思维来布局扶贫,用经济手段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除了政企结合之外,刘兆水还表示要发挥龙头企业的扶贫带动作用。这样有利于整合扶贫政策资源、培育产业发展优势、放大扶贫投资效益,也有利于防范贫困户“单打独斗”的经营风险。 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应当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向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切实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成为精准扶贫的主力军。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认为,当前扶贫工作处于啃硬骨头、攻坚拔寨阶段,通过企业帮扶,实现了内外力量相结合,增强了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格局。 |
|
本网站(//www.sgbxg.com)刊载的安徽震兴集团董事长刘兆水等版权均属于蚌埠生态木批发厂家直销,未经//www.sgbxg.com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站安徽震兴集团董事长刘兆水如原作者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谢谢合作。 | |
请发给您身边需要的朋友:安徽震兴集团董事长刘兆水 | |